提升通道能力:
完善交通基础设施:加快昆玉铁路电气化扩能改造等进出昆通道建设,提升铁路整体运输能力和效率。推进沿线铁路专用线及场站、口岸基础设施、通关查验设施等项目建设,为货物运输提供更好的硬件支持。
优化列车运行组织:加强中老两国铁路部门合作,持续优化列车开行方案,根据货物运输需求增加列车班次和牵引吨数,提高列车的满载率和运行效率。
建设物流枢纽1:
打造国际物流枢纽:以王家营片区、桃花村 — 读书铺 — 草铺枢纽、昆明长水国际机场枢纽等为依托,加快建设陆港型、空港型国家物流枢纽,提升沿线枢纽的中转集散能力。
完善物流配套设施:启动王家营片区物流功能业态提升专项工程,加快腾俊国际陆港铁路项目后续配套设施建设,完善仓储、配送、加工等物流功能,提高物流运作效率。
发展特色物流:
大力发展冷链物流:在中老铁路沿线重点园区、物流枢纽和货运站点,大力发展冷链班列,推动公路和铁路冷链无缝衔接,满足生鲜、水果等易腐货物的运输需求,扩大冷链货物运输规模。
积极发展智慧物流:加快建设中老铁路沿线智慧物流综合信息平台,支持企业建设智慧供应链云平台,实现物流信息的实时共享和智能化管理,提高物流运作的透明度和效率。
加强产业合作:
推动跨境产业发展:用好 RCEP 的优惠市场准入条件,积极建设农产品保税物流园区,打造沿线重点农业园区,发展跨境农业。
加强国际合作:推动中老班列与中欧班列、西部陆海新通道、中缅印度洋新通道实现战略对接,将中老国际班列打造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和美誉度的品牌,拓展国际市场,吸引更多国际货物通过中老铁路运输。
培育市场主体:鼓励物流企业依托中老铁路,提高物流企业的服务水平和市场竞争力。支持昆明铁路国际班列海关监管场所运营,加大对中老班列开行初期的政策支持力度,吸引更多企业参与中老铁路货物运输。
以上就是“中老铁路发展规划中如何提升货物运输量?”的全部内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