运输优势凸显:中老铁路相较于传统陆海联运通道,全程时效压缩 40%,综合成本降低 22%,在东盟贸易网络中的枢纽效应凸显。其稳定高效的运输特点,以及海关查验通关快的优势,为进出口货物提供了有力保障,吸引了更多企业选择中老铁路进行运输。
物流技术创新:磨憨口岸应用 5G + 北斗系统打造 “智慧货场”,进出口通关时间分别压缩 60% 和 90%;“澜湄快线” 国际班列牵引吨位突破 2500 吨,日均开行量达 18 列,较开通初期翻了 9 倍。这些技术创新提升了物流效率,使得货物运输更加便捷、快速。
贸易合作深化:随着中老两国在跨境园区、跨境产业、跨境金融等领域的合作不断深化,运输需求持续旺盛。中老铁路跨境货物运输已覆盖国内 31 个省(区、市)和老挝、泰国、越南、新加坡等 19 个国家和地区,区域间贸易往来和经济合作活力倍增,为进出口货物量的增长提供了坚实的基础。
商品种类丰富:中老铁路跨境运输货物品类由开通初期的橡胶、化肥、百货等 10 多种扩展至电子、光伏、通信、汽车等 3000 余种,涵盖了农产品、工业品、日用品等多个领域。商品种类的不断丰富,满足了不同市场的需求,推动了进出口货物量和货值的增长。
市场需求增长:例如泰国水果等农产品通过中老铁路运往中国,满足了中国市场对高品质农产品的需求。同时,中国制造的机电、光伏产品等也通过中老铁路出口到东南亚国家,满足了当地市场的需求,市场需求的增长带动了进出口货物量和货值的增长。
以上就是“今年一季度中老铁路进出口货物量和货值增长”的全部内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