运输组织优化
开行 “澜湄快线”:打造 “定点、定时、定线、定车次” 的 “客车化” 货运产品,昆明 — 万象全程仅需 26 个小时,能快速将百货送达目的地,满足了市场对快速物流的需求。
探索多种运输模式:积极探索 “中老铁路 + 中欧班列”“澜湄快线+跨境电商” 等国际运输新模式,拓展了百货运输的辐射范围,老挝、泰国等国家的百货通过中老铁路连接欧洲等地更加便捷,运输时间大幅缩短。
通关模式创新
推行跨境快速通关:创新 “铁路快通” 模式,优化多式联运 “一单制” 通关监管,实现海关、班列公司、铁路部门等三方信息化系统物流数据互联共享,铁路舱单系统电子数据无纸化审核、放行及核销,减少了集装箱吊装次数,加快了百货通关速度。
推动 “四区联动”:针对果蔬等时效性要求高的货物,在王家营中心站开辟生鲜货物绿色通道,联动磨憨铁路口岸,推行跨境水果通关 “零延时”、7×24 小时预约通关制。
科技赋能智慧监管:探索铁路站场作业机器人、自动装卸设备等无人化应用,通过信息化手段打通铁路与海关、边检,境内与境外,铁路与公路信息屏障。
基础设施建设与衔接
场站建设:昆明王家营西集装箱中心站作为中老班列的 “集结中心”,承担着云南路网 70% 的中老国际货物发送量,站内建设的昆明铁路国际班列海关监管作业场所。
运输服务提升
车辆维修保养:铁路部门持续加强跨境货物列车维修保养和技术交接,强化车辆车体地板、走行部、制动系统等关键部件检查,投用 24 套车辆地面试风设备,单日运用检修能力提升至 1000 辆,保障了列车的运行安全和稳定性,减少因车辆故障导致的运输延误,提高了百货运输效率。
以上就是“中老铁路在哪些方面提升了百货运输的效率?”的全部内容